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
批准单位:河南省教育厅
批准时间:2019年11月
团队简介
本创新团队依托河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基地——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经过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学科的整合与优化而形成。以河南省重点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为支撑,经过多年的建设形成了一支以俞海洛教授为首席专家,由11名学术骨干组成的,具有合理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的学术团队。逐步形成了社会保障政策改革研究、社会治理精细化及其实现路径、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及其调适三个稳定的研究方向。团队成员先后承担10项国家级科研课题,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近年来,该创新团队围绕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之间的协同发展等问题展开了深入研究,并且已经凝练出二个重点研究方向,分别是:“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探索、构建思政课课程体系范式——以形势与政策课为例。
研究方向
1、“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探索
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是教育界和理论界高度关注的领域。现有的研究较多地关注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素养课程等层面,而对占学生培养课程量第一位的专业课程则关注较少,且当前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发展还是相对薄弱,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孤岛化”困境尚未根本扭转,仍然存在着思政教育与通识教育、专业教学“两张皮”现象,导致教师对“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关系的理解有误区,学生对课程的认同度和获得感不均、自我的政治认同和价值认同不高。而目前的上海高校,通过顶层设计与机制改革,从单一化的“思政课程”向多层面的“课程思政”转化,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素养课、专业教育课三位一体,让所有课都上出了“思政味”,所有老师都挑起了“思政担”,共同探索构建全员、全课程的“大思政”教学体系,由此产生了“课程思政”。
2、构建思政课课程体系范式——以形势与政策课为例
课程体系成熟的一个重要标识就是其课程范式的确立,高校“形势与政策”课课程体系在课程内容、课程目的、课程效用等方面构筑了其范式得以确立的根基,而成熟的高校“形势与政策”课课程体系,还应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吸引力、公信力足够强大的话语体系的确立,唯有此才能发挥其在意识形态教育领域的最佳优势作用。
范式意义上的高校“形势与政策”课课程体系。从课程内容来看,高校“形势与政策”授课的具体内容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对高校“形势与政策”课这种“研判形势”-“做出对策”-“体察政策效应”-“根据效应研判新形势-调试原对策或做出新对策”范式的举例说明或曰“例题”设计,这就像是数学里的例题一样,目的在于让大学生在学习“形势与政策”课的过程中,举一反三、接受锻炼,养成运用这种范式去发现问题、认识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行为习惯,而不仅仅在于了解或理解相关具体内容,更不是让学生像为了考试而背记一些知识点什么的。在这种意义上,高校“形势与政策”课便具有一种了范式课程体系,换言之,一种课程范式便产生了。
创新团队成员
团 队 首 席 专 家 | 姓名 | 俞海洛 | 性别 | 男 | 出生日期 | 1961年9月 | 民族 | 汉族 | |||
职称 | 教授 | 学位 | 博士 | 行政职务 | 郑州轻工业大学党委书记。河南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 | ||||||
研究骨干 | 姓 名 | 出生年月 | 职称/ 学位 | 所在单位 | 研究方向 | 在团队中的作用 | 签 字 | ||||
杨晓 | 1974.09 | 副教授/博士 | 郑州轻工业大学 | 道德哲学 | 研究设计 |
| |||||
聂海杰 | 1983.01 | 副教授/博士 | 郑州轻工业大学 | 马克思主义理论 | 研究设计 |
| |||||
王铜静 | 1985.12 | 副教授/博士 | 郑州轻工业大学 | 外国哲学 | 研究设计 |
| |||||
闫茂伟 | 1984.09 | 副教授/博士 | 郑州轻工业大学 | 思想政治教育 | 研究设计 |
| |||||
团队成员 | 闻英 | 1966.08 | 教 授/博士 | 郑州轻工业大学 | 马克思主义哲学 | 专题研究 |
| ||||
周广亮 | 1969.09 | 教 授/博士 | 郑州轻工业大学 | 公共管理 | 专题研究 |
| |||||
邹兵 | 1981.05 | 副教授/博士 | 郑州轻工业大学 | 思想政治教育 | 专题研究 |
| |||||
代志明 | 1974.09 | 教 授/博士 | 郑州轻工业大学 | 社会治理 | 专题研究 |
| |||||
陈 昱 | 1983.01 | 副教授/博士 | 郑州轻工业大学 | 区域经济 | 专题研究 |
| |||||
行红芳 | 1972.07 | 教 授/博士 | 郑州轻工业大学 | 社会工作 | 专题研究 |
| |||||
徐京波 | 1983.09 | 副教授/博士 | 郑州轻工业大学 | 社会治理 | 调查与分析 |
| |||||
创新团队代表性成果
1.代表性论文
序号 | 作者 | 年份 | 题目 | 期刊名称 | 卷(期) | 页 | 被引次数 |
1 | 聂海杰 | 2019 |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认识论与本体论——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与剩余价值哲学 | 理论月刊 | 01 | 5-10 |
|
2 | 徐京波 | 2018 | 农村集体资产分类流失的实践逻辑 | 农业经济问题 | 3 | 127-133 | 3 |
3 | 杨 晓 | 2018 | 以赛亚·伯林“共通人性”视阈下的“基本道德范畴” | 道德与文明 | 1 | 70-76 | 1 |
4 | 王铜静 | 2017 | 确证的句法定义:问题与可能出路 | 科学技术哲学 | 34(02) | 53-57 |
|
5 | 聂海杰 | 2017 | 湖北社会科学 | 12 | 5-11 |
| |
6 | 行红芳 | 2016 | 困境儿童分类保障制度建构路径探析 | 中州学刊 | 8 | 62-67 | 17 |
7 | 王 阁 | 2016 | 地理标志产品法律保护的问题及对策 |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 5 | 133-149 | 2 |
8 | 代志明 | 2015 | 中国医改的政治成本测算及其分担问题研究 | 体制改革(人大复印资料) | 6 | 102-107 | 6 |
9 | 周广亮 | 2013 | 基于GRA-PDEA模型的应急点设计研究 | 预测 | 32(02) | 55-59 | 2 |
10 | 陈昱,陈银蓉,马文博 | 2012 | 基于Bayes判别的工业用地集约利用评价与潜力挖掘分析——以湖北省典型企业为例 | 资源科学 | 34(03) | 433-441 | 41 |
2.代表性著作
序号 | 著者 | 出版 时间 | 书名 | 出版社 | 被引次数 |
1 | 王铜静 | 2018.9 | 弗雷格主义的涵义理论研究 | 武汉大学出版社 | 2 |
2 | 徐京波 | 2017.5 | 从集市透视农村消费空间变迁研究 | 上海三联书店 | 2 |
3 | 代志明 | 2017.6 | 我国公立医院的改革成本及其分担机制优化研究 | 人民出版社 | 3 |
4 | 陈 昱 | 2016.9 |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挖掘分析与政策研究——以武汉市为例 | 中国经济出版社 | 4 |
5 | 代志明 | 2011.7 |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的利益转移问题研究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11 |
6 | 行红芳 | 2011.5 | 社会支持、污名与需求满足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7 |
3.代表性奖励
序号 | 项目名称 | 奖励类别(等级) | 授予单位 | 时间 | 获奖人员名单 |
1 | 我国公立医院的改革成本及其分担机制优化研究 | 教育厅人文社科奖(特等奖) | 教育厅人文社科奖 | 2017.8 | 代志明 |
2 |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挖掘分析与政策研究——以武汉市为例 | 河南省社科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 河南省社会科学成果评奖委员会 | 2017.7 | 陈昱 |
3 | 以赛亚·伯林“共通人性”视阈下的“基本道德范畴” | 教育厅人文社科奖(二等奖) | 教育厅人文社科奖 | 2019.6 | 杨晓 |
4 |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的利益转移问题研究 | 河南省社会科学成果评奖(二等奖) | 河南省社会科学成果评奖委员会 | 2012.9 | 代志明 |
5 | 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的思想脉络和变革意蕴 | 教育厅人文社科奖(三等奖) | 教育厅人文社科奖 | 2019.6 | 聂海杰 |
6 | 弗雷格主义的涵义理论研究 | 教育厅人文社科奖(三等奖) | 教育厅人文社科奖 | 2019.6 | 王铜静 |
7 |
|
|
|
|
|